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栏文章» 干部锻炼» 又见谷熟禾黄——实践锻炼收获、感受和点滴思考

又见谷熟禾黄——实践锻炼收获、感受和点滴思考

文章来源: | 作者:  点击数: 次 | 发布时间:2016-01-20 | 【 字体:    
   从2012年10月初来水稻所锻炼时见惯的谷熟禾黄,到现在又是满眼的谷熟禾黄,我也结束了为期一年的实践锻炼,真正体会到了“时光如梭”。这一年间,我得到了院领导、人事局领导和我局领导与同事们的亲切关怀与支持,在院人事局、水稻所和祁阳站的精心组织安排下,严格按照实践锻炼工作方案,结合本人工作实际,先后在水稻所科研处、开发办轮岗,在祁阳站水田、旱田长期定位实验等课题组学习,并在海南三亚陵水南繁基地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一年来,我始终牢记着领导的交代和要求:大事小事都要多干,少提要求,多学习,不辜负院领导的苦心安排,争取有所收获,以“处处留心、实践学习、多交朋友”自勉,自主学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收获良多,感受颇深。

一、主要工作情况
  1.水稻所完成或参与了4类事情
  (1)科研项目管理方面:我负责完成了2012年水稻所科研执行情况总结和各类报表的汇总统计并报送院科技局项目处;完成了研究所“十一五”期间5个科研项目(4个863项目、1个科技支撑项目)录入、上传到科技部资源汇交系统中等的具体工作;起草了《中国水稻研究所科技创新工程创新团队绩效考核办法》初稿材料;完成了水稻所学科建设PPT修改;参加了对所里承担的省推广项目的检查考核以及报送各类材料工作;作为会务人员参与了各类科研管理或项目类的会议,包括:“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农业领域科技资源汇交培训会议,浙江省农博会、金华农交会、粮食增产模式暨双季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现场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报告会和两系杂交中稻现场考察会。
  (2)其他:把自己当成新进所的普通职工,参与了所里举办的各类党务会议、学术沙龙、学术报告、演讲比赛、年终总结战略研讨会、年中总结全所职工大会,党支部革命老区活动、“学习钱学森精神”报告会、省直机关团工委举办的茶道、插花、心理讲座等几乎所有的活动。特别是主动参与党支部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我不光参加启动仪式,还主动参与各类关于“四风”问题提意见的座谈会,包括对科研管理意见、经费管理意见、科技服务意见,主动参与所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听到了很多一线科研人员对于科研管理、经费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等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建议。
  (3)海南陵水南繁基地工作:在陵水基地工作了近2周时间,和基地南繁人员同吃同住同下田,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每天到不同课题组的试验田,记录、听取专家讲解育种流程、材料介绍,特别是在两系和三系杂交制种田、常规早稻选种田、种质资源圃、遗传材料圃等参观、学习。学会了水稻去雄、授粉技能,能够独立做田间杂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机会参观了棉花所的大茅南繁基地,对基地总面积、运转管理方式、收费等有了详细了解,收获较大,眼界更加开阔。
  (4)开发办工作:在开发办的1个多月时间,正值水稻中稻成熟、晚稻抽穗,来所里参观考察的公司很多,我主要承担了公司人员的接待和参观基地稻田工作,推介有潜力的品种给公司。此外开发办的主要工作方式、方法,绩效考核办法,包括开发办承担的品种知识产权保护,与侵权公司打官司、品种转让费免税等我都有了详细的、直观的认识和感受。

  2.祁阳站工作
  在祁阳站的2个月时间里,我与站里同事同吃同住,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主动请教,与祁阳站的十几个人建立了很好的感情。同时通过站志、站里PPT、资料室书籍,了解熟悉了祁阳站的历史和当前的科研情况。然后有目的的到祁阳站南方最大径流场、水田、旱田长期定位实验等课题组跟随负责专家轮流学习,听讲课。主动帮助课题组插秧、割麦,主动要求秦站长带到永州等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点和永州农科所学习、参观。

二、个人收获
  1.锻炼了与各类人沟通交流的能力,磨练了性格,收获了友谊
  我出了校门后直接在科技局工作,接触的人除了同学、老师就是同事和研究所领导专家,特别是工作以来,因为一直接触同事和研究所领导专家,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特别是容易紧张、不敢太多表达自己。而在所里、陵水基地和祁阳站锻炼期间,深切感受到研究所和祁阳站氛围轻松,工作之外人人平等,相互关心、爱护和帮助,逐渐放松心情,敞开心扉,真心与大家沟通交流,多为他人着想,少考虑自己,逐渐磨练了自己的性格,收获了很多友谊,包括所里育种家沈希宏、基建办80后曾小娟、科研处徐青大姐、祁阳站谢大姐等等很多人,留下了一生难忘的经历。特别感谢拥有的这次实践锻炼机会!

  2.了解了京外研究所和祁阳站的有关情况
  由于工作性质原因,我一直很少有机会了解研究所情况,工作中经常是领导交办啥任务就机械完成啥任务,缺乏自己的思考和提前谋划,导致工作积极主动性不够。来到京外所和祁阳站,给了我深入实际和换个角度看问题的绝佳机会,我留心抓住各种机会深入了解水稻所各个方面的运转和管理情况:科技管理如何开展,科研人员的生活与工作状态如何,他们最关心的事情是啥…….通过具体工作和聊天、交朋友,我对所里的项目管理、成果管理、人事、工资、考勤、公文运转、会议制度、研究生教育等各项规章制度有了切身的体会。在祁阳站,更深刻了解了它的运转经费来源、职工工资补贴和住房、网络、水电等各种情况,特别是切身体会了买水果等日常生活用品要逢1、4、7、9日集并走半个小时到镇上才能买到、自来水泥沙很大但食堂一直用来做饭、突然停电和断网,晚上7点以后就黑压压一片鸦雀无声等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深切感受到祁阳站工作人员坚守的不易和艰辛。这些历练对于我回到科技管理工作岗位上后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有很大帮助。

三、感受
  1.水稻所里整体科研实力较强,氛围很好,大家都能各取所长,安心做事
  水稻所是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是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所在单位,肩负着团结带领全国水稻科技工作者开展联合攻关、引领水稻科技进步的重任。所里专业围绕水稻开展研究,从品种资源挖掘、农艺性状分子机理与遗传研究、病虫害及抗性机理、栽培与生理生化研究,到稻米质量检测等等,各具优势,不愧为行业里的“国家队”。随着国家“十二五”持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和水稻所进入院科技创新工程第一批试点研究所,研究所科研经费成倍增长,人才引进大力加强,进入了“突破极限、超越自我”的发展阶段。
  在良好科研条件和创新激励、人才培养、成果转化、财务管理等比较完善、规范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以及良好发展势头的带动下,科研人员普遍都有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工作热情,愿意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推动水稻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所里的专家、管理人员、后勤人员包括学生在内,大家的心态都很好,很少抱怨,包括以前听到的对国家体制、机制的抱怨,这里几乎没有,都在安安心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中午大家都统一在富阳基地的食堂吃饭,没有高低贵贱,没有等级之分,大家都拿着自己的碗和勺子去打饭,然后挤坐在一个大圆桌上边吃边讨论,个人问题、科研、报奖、国家大事等等,几乎无所不包,气氛非常热烈。个人认为,这种情况与所领导的管理理念和自身修养有很大关系。听过多次水稻所报国家奖的答辩预演,所领导一直强调,答辩时需要踏踏实实把工作展现出来,有一说一,不夸大不缩小,需要平和的讲,平和地做一件事情,靠本事吃饭。在谈到人与人相处时,所领导总是说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缘分,做事需用心。自己感觉受益较大。

  2.育种者不怕吃苦的工作精神让人佩服
  通过在陵水基地跟着育种家下田,在水稻所实验基地听专家讲解,向他们请教问题,与他们聊天,能时刻感受到水稻育种家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工作热情。水稻育种工作不同于旱地作物育种,需要下水田,而且还是气温最高的时候,那种高湿和高热,一般人甚至连半个小时都难以忍受,特别是今年南方遭遇60年一遇的高温干旱天气,差不多快一个月时间,白天温度几乎都在40度以上,而这段时间是早稻抽穗关键时期。他们几乎天天住在基地,早上4、5点下田,下午3点以后去做杂交授粉,一个个穿着迷彩劳动服,头戴草帽,脸庞古铜色,满头大汗,一腿泥巴,甚至跑到食堂吃饭的时候,脚还没冲干净。育种最大的制约条件是农时,每年插秧、做杂交、选种不可错过,水稻病害的调查一定要在特定的成熟阶段………劳累、早起、连续作战,这全不在话下,一切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为总高宗旨。

  3.祁阳站条件艰苦,工作人员坚守非常不易和艰辛
  扎根于红壤的“祁阳站精神”深入人心,因此我心目中的祁阳站还是比较好的。但在祁阳站锻炼的2个月,切身体会了买水果等日常生活用品要逢1、4、7、9日集并走半个小时到镇上才能买到、自来水泥沙很大但食堂一直用来做饭、突然停电和断网、查阅中外文期刊要到衡阳市、晚上7点以后就黑压压一片鸦雀无声、离衡阳和永州有2个小时车程等,和我年纪相仿的黄晶小孩面临在衡阳上幼儿园和父母分开、工作人员职称评审不易、待遇不高等各种问题,深切感受到祁阳站专家坚守的不易和艰辛。但即使这样,他们还是扎根在祁阳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完成长期定位实验的各项工作任务,并与当地老百姓达成一片,给他们很多栽培、管理上的意见和建议。

四、体会和思考
  1.对加快提升我院基础研究水平的一点思考
  近几年来,水稻所基础研究水平提升较快,特别是获得基金委创新团队资助后基础研究实力大大增强。基础研究是创新能力的助推剂,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所在,创新农业科研方法,揭示农业科学原理、带动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国家队”责无旁贷。提高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水平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认为水稻所有三个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一是加强人才团队建设,通过大力度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不断完善团队结构,较快提升基础研究工作水平;二是积极与基础研究领先的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采取灵活的方式,取长补短,合作双赢;三是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支持鼓励科研人员承担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任务,尽快掌握新的科研手段和技术,围绕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2.对改进科研管理的一点体会和思考
  通过在科研处工作的实践、和科研人员沟通、学习以及参加各类战略研讨会和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各类研讨会,深刻感觉到科研人员对于完善科研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有强烈渴望。是否公正客观、民主科学、以人为本,能否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是衡量科研管理机制是否完善的最高标准。例如,《中国稻米》杂志主编就谈到现行的绩效评价规定中文期刊1.0以上影响因子的才计算在内,而《中国稻米》影响因子不到1.0,因此发行量逐年下降,出现弊端,影响工作积极性。在完善科研绩效评价制度方面,大家的共识是必须坚持分类评价,按照不同的科研类型制定重点突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考评指标要更加贴近实际,对应用性研究的评价应更加突出在生产上实际发挥的作用,发挥好“指挥棒”的导向作用,通过绩效评价带动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第二批实践锻炼干部、中国农科院科技管理局张江丽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