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栏文章» 干部锻炼» 重返基层的历练与思考

重返基层的历练与思考

文章来源: | 作者:  点击数: 次 | 发布时间:2016-01-20 | 【 字体:    
  白驹过隙,自08年进入社会,师从国防部首席口译员,成为一个随行翻译;之后应聘进入国际语言学校,担任全职雅思英语培训师;再考入门头沟区投资促进局,负责长安街西延线国内外大型企业投资项目的推进及协调;调入我院国际合作局,于去年年初派到中国水稻研究所进行锻炼。在院人事局、水稻所和祁阳站的组织安排下,严格按照实践锻炼工作方案,结合外事工作实际,先后在水稻所科研处、成果处和党办人事处轮岗,在祁阳站水田、旱田等课题组学习,并在海南陵水南繁基地工作生活,开展基层实践。如今回到机关阳光和煦的办公室,每天下午赴外交部领事司办理我院出国签证和护照事务,总会不由得回想起在水稻所的田间地头参加劳作的那段时光。短暂的一年实践锻炼,却给了我自参加工作以来最美好和难忘的一段回忆,也让自己理解了从事农业工作所需要的一种朴素的职业本分。结合以往工作经历,我愿意把在水稻所那抹斑斓的印记和自己的些许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主要工作
  (一)在水稻所工作期间
  全面了解水稻所发展情况。为尽快了解水稻所情况、转变工作角色,我查阅了水稻所所志,对水稻所的建立和发展历程有了总体印象。
 1. 科研与国际合作处
  担任口译员工作:先后在水稻所的4次国际会议中担任现场翻译,在肯尼亚议会代表团及印度尼西亚代表团来访中,负责全程口译。以外事接待为纽带、借国际交流筑平台,通过做好外宾来访接待翻译工作扩大对外宣传,展示水稻所良好的国际形象。2013年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先生亲访水稻所,2014年肯尼亚议会代表团跟进来访,磋商双方开展水稻科研合作的可行性。我一路陪同,向议员们介绍水稻所独特的优势和未来开展双边合作的潜力,并解释了选择把中国作为水稻科研合作重点的必要性。当穆伦吉议员先生谈及“重返非洲”的战略布局时,我认真的告诉他,我们的合作重点从来就没离开过非洲,也从未遗忘过非洲大陆这片神奇的土地。
  负责水稻所英文网站建设工作:全面参与水稻所新版英文网站建设工作,先后3次协助组织召开网站建设协调会,与所内专家探讨网站定位、内容遴选与文字运用。负责新闻稿件的文字翻译,及旧版网站中措辞及语法的审较。为外国公众全面了解中国水稻研究所提供了重要平台。通过水稻所英文网站,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展示水稻所良好的国际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以创造更多的交流共建机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新版英文网站建设完成并正式上线,成为各研究所英文网站建设工作中的亮点(水稻所英文网址:http://www.chinariceinfo.com/en/)。
  负责笔译工作:锻炼期间,进行涉外文件材料翻译并更正文字共计约3万字。负责水稻所《2014年度报告》英文版的文字审校工作,审较英文共计近11万字。协助院机关党委翻译我院2014年创办的“农科讲坛(中国农业科技报告会)”英文版宣传册,为“农科讲坛”对外宣传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2. 党办人事处:协助核定编外职工工资,参与修改《水稻所工资调整报告》。了解和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维护所内和谐稳定气氛。通过这些工作,对水稻所人事工作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有了一定了解。
  3. 成果转化与服务处:协助与企业的对接和部分接待工作。随领导走访龙头企业调研,了解市场情形,配合领导,努力借助市场经济,使稻种成果转化方向与市场发展趋势保持同步,探索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参与企业谈判,负责与企业进行商务接洽及部分谈判,协助签订品种转让(转化)合同及企业相关背景资料和会议资料的整理工作。
  4. 南繁基地:参加田间实践,配合科研人员,开展稻田实地劳作,在稻田学习插秧和泥塘改作试验田的土地平整。与工农群众在一起生活和工作 ,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二)在祁阳工作站
  在祁阳站工作的这段时间,我真正体会到了“执着奋斗、求实创新、心系三农、服务人民”的祁阳站精神。通过参加稻田日常劳作,深入了解农作物生长过程,向当地农民学习基本劳作技能。
  全面了解祁阳站工作和生活情况。从祁阳站的发展历程、工作内容、科研成果和社会贡献,到祁阳站的发展现状、未来规划、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通过阅读文献、站内交流、参与试验和田间工作、周边调研等途径,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真实的了解了祁阳站人的工作环境和奋斗热情,在培育出“祁阳站精神”的土壤中吸收养分和力量。
  担任全站英语培训师,根据领导和员工的工作需要,开展涉外英文系列讲座培训,营造宽松自由的语言交流氛围,分享语言学习正能量,提升全站干部职工外事沟通与表达能力。纠正职工涉外口语及科技论文写作中容易误用和产生误会的语言点,提升职工的农业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通过模拟真实国际会议及外事场景,进行情景再现与现场互动训练,尽快与国际工作语言环境接轨。热情为职工干部提供外语学习服务平台,为日后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与外事磋商合作打下基础。

二、个人收获
  (一)锻炼沟通能力,领悟职业本分
  刚到水稻所时的直接感受,就是所里同事们的热诚和关照,我几乎忘了这是在一个遥远的南方城市。随后就开始融入基层,投身于工作。所里不时举办的集体活动丰富了锻炼的内容:参与八一升旗仪式,协助组织拔河比赛活动和长跑比赛,参加所内篮球赛和足球赛。受邀担任水稻所同事婚礼司仪,负责主持和调动婚礼现场气氛,增加党内凝聚力,也让身在异乡的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在基层参加实践锻炼,需要直接面对各种类型的问题,直接面对工农群众,许多工作需要亲历亲为,也为转换视角与研究所进行更有效的沟通积累了经验。
  真正让我深有感触的,并不是坐在办公室的时间,而是参加的基地和祁阳工作站田间劳作。田间实践的具体内容包括用仪器测量土壤酸度值,土壤取样和保存;还有挽起裤管,光着脚走进稻田,学习插秧技术;测量并记录光照指数和氮磷指数,收割并驮运水稻等。每当沾着满腿泥巴结束一天的劳作后,都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一份新的认识,这种内心的成长和坚实是任何书本无法给予的。比如插秧,劳作了一段时间感觉累了,如果直起身子休息,再弯下腰继续,往复几次便会格外的劳累。但如果一直弯着腰插秧,坚持劳动的时间就会持久好多。这仿佛就像是农业工作对我们的基本要求,即不松懈、不退缩,用双脚实地去丈量广袤的土地。在看似平凡实际却不轻松的田间劳作经历中,在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时光中,给了我在机关时不曾拥有的感悟,也从一线科研工作者身上学习着艰苦奋斗和执着坚守的品格。回首那些踩在泥土地里洒下汗水的日子,真切的发现选择农业工作,需要的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担当精神,和一份朴实无悔的使命感。
  (二)锻炼独处的能力
  水稻所的基地即办公区位于杭州的郊区富阳,研究所外尽是广阔的试验麦田,有一种纯朴的美感,远离着都市的繁华和喧嚣。风吹麦浪,总能让人看到希望和那份恬淡的力量。白天上班时间,大家在办公楼或院区外试验稻田里忙碌,基地总是一片宁静。为了让自己在精神和身体上能够适应不同工作环境下的挑战,我在业余时间选择了阅读和徒步。笔者目前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攻读在职研究生,学习农业外交及粮食安全。结合专业和工作,研读《华夏主义》、《反脆弱》、《西方政治思想史》和《非传统安全》等国际关系学书籍及论文,提升外事素养,尝试把理论运用于日常工作,借鉴西方经济发展经验分析国际水稻格局。在锻炼期间,参加了国家外专局的BFT外语水平测试,通过并获得证书。撰写《“净进口”时代下的粮食安全》、《“国际小麦倡议组织”框架下小麦改良的国际愿景》和《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历史终结论》等论文。
  水稻所基地位置偏远,到富阳生活区的街市要走将近一个小时,所以下班后的基地生活是相对单调甚至是有点枯燥的,我把这份安静当成是对自己的考验和检验,以严格的自律精神保证每天6公里以上的徒步运动量,来达到强健身心和磨练意志的目的。每一天的重复训练,能让我感觉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和成长。同时在相对单调的环境中生活,很好的锻炼了我的独立精神,夜晚基地的寂静无声,让我能够平心静气的开始认真阅读大量书籍,捱过那些下班后的时光,充实自己的人生。工作上的日渐充实和同事们的坦诚逐渐让我越来越能适应富阳的生活。

三、几点思考
  在基层锻炼期间,在对外工作中努力宣传和维护院外事形象,强调外事无小事,注重内外有别。结合之前在国际语言学校、区政府工作及我院英文网站建设的经验,就研究所英文网站建设、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合作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层外语实战能力与涉外谈判培训方面分享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一)英文网站发挥外事窗口作用存在的突出问题
  与首批进入创新工程的试点研究所相比较,水稻所在英文网站建设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网站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对英文网站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当前,经常参与国际交流的领导干部和科研人员才会想到要在英文网站上下功夫,而大多数部门还没有这个意识。二是网站建设方法有待创新。对网络传播技巧的应用尚不充分,预期中的多媒体报道尚未建立。网站存在导航功能不足、信息反馈渠道不完善等问题。网站各栏目呈现形式单一,缺乏新媒体视觉效果,缺乏在线互动功能配合,难以引起浏览者持续关注网站的兴趣,也忽视了强调针对外国公众的设计初衷。三是缺乏国际化学术氛围。基层英文网站建设往往被当做一个任务在抓,很少把它与推进研究所的国际化进程联系起来。这种情形下建成的网站,容易成为被动展示的一个窗口,网站中的资料大都是零散的片段,缺乏逻辑性,让外国公众通过网站看不到研究所在从事什么样的研究,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久而久之,英文网站就会成为一种虚设,不仅不会起到宣传研究所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外界对其科研实力的质疑。

  (二)几点建议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营造浓厚的国际化学术氛围。即便研究所某一学科达到了国际前沿水平,仍难以在世界上取得该学科的学术引导权无法在国际上制造“大声音、大影响”。水稻所英文网站升级建设期间,笔者参照比对了数家国际农业科研单位,发现他们都有其较为完善的网站或网页,部分学者还提供个人学术博客。在这方面,我院研究所还存在较大差距。尽管英文网站提供了相应的平台,但鲜有专家或研究团队使用。建议各课题组和专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及时更新学术信息,重点介绍国际化的科研成果,提高研究所英文网站整体的学术性。
  二是打造研究所品牌文化“软实力”。基层科研国际化不是全盘西化,而是要把国际上优秀的成果学习过来,把我院研究所的文化价值观念推广出去。研究所负有这样的使命,而英文网站则是最理想的平台。每一个网站都有其独特的个性,而这种个性的形成也是植根于它所处的文化氛围当中。研究所建构的英文网站的页面架构,势必会渗入很多对我院农业科研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而且这种元素必然不是浮躁的、表面的,我们对这种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和阐释也必然是深刻的、持久的。将这种富有文化内涵的英文网站推广出去,其实就等于在潜移默化地传播我院的文化价值观念,改善国际舆论环境,塑造我院在国际农业科研领域中独有的品牌文化“软实力”。
  三是要有创新性思维。在工作方法上,把更多现代化新媒体使用技巧和科技手段运用到英文网站建设工作中,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做好多报道,带给受众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增强英文网站互动性,开设外事公共信箱、在线反馈栏及BBS论坛等互动园地,通过在线交流平台,吸引外国专家和留学生,也使外国科研人员参与到其中来,积聚人气,增强研究所对外影响力。
  我院形象是外国公众对一个中国农科院的整体认知,其整体形象依赖于一个个真实而具体的院属研究所形象支撑。正是由于研究所积极参与英文网站建设的发展进程,丰富了我院的整体形象。水稻所英文网站建设是研究所国际化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实践,也是对我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国家队形象的重要支撑。

  (三)与国内外农业企业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
  结合北京区政府与外资企业合作的经验,建议研究所建立企业合作项目的电子台账,全面推进和落实合作。对正在合作和具有合作潜质的国内龙头企业和跨国公司项目优先处理,即建立完备并及时更新成果转化合作项目数据库,对未来若干年的合作成果进行预判和及时跟进,定期将合作内容及进程记录在台账中,根据执行的效果组织召开协调会推进合作,与企业和院机关形成联动。通过不断更新台账,及时跟进并定期对合作项目的推进和协调进行反馈,提高合作项目的执行效率。
  我院研究所与农业企业的合作创新具有先天的联姻倾向。研究所作为农业科技人才中心,创新力量雄厚,对农业科技基础理论和重大农业科技问题的创新优势突出,但是其对市场需求把握能力欠缺,导致其虽然主观上希望推动研究成果的产业化但是与市场的对接总是难以顺畅。农业企业的优势恰好相反,其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很强,但创新能力有限,即使部分企业有自己的研发力量,创新优势也主要集中在创新链末端的应用性开发环节,这种资源能力上的互补性又为两者的合作提供了现实基础。
  在具体实践中,研究所与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合作可以采用多种合作模式,例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技术开发模式、实验基地模式、共建实验室或研发机构模式等。不同的模式下双方合作的深度不同,对合作双方的能力要求、管理难度、合作效果也不同。应鼓励合作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和合作目标,灵活选择合作方式,努力推动多层次、多形式的科研技术合作。
  强化区域间的合作和联合,重视与具有较强内在经济联系的经济区域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引导和组织实施跨地区的重大科研开发和产业化工程项目,通过建设跨区域的创新协作网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四)基层外语实战能力与涉外谈判培训
  应对较偏远但重点的工作实验站,应加大的培训经费及配套相关培训人员,进行长期、系统且更有针对性的的专业农业外语及谈判专业外语的相关培训课程。配合“走出去”农业外交总体战略,重点试验站会有更多更好的与国际高水准科研单位合作的机会,所以科研人员应具备更专业的外语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参与国际交流和谈判。以祁阳工作站为例,可以将这个中国版“英国洛桑实验站”作为我院的品牌野外实验站进行国际宣传,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开办涉外英语培训:强调西方农业文化背景的知识补充,以外事情景为核心作为教学主要手段,通过模拟国际会议各程序的训练步骤,把学术论文变成现场口语表达信息(国际会议学术演讲等),并就所设置的涉外任务进行课堂讨论。模拟召开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大会主持、演讲等培训和评估。
  为重点偏远工作站提供外语学习服务平台,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外事训练效果。培训内容要多根据当地的农业科研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模拟真实谈判及外事场景,通过情景再现与现场互动训练,协助一线科研人员尽快与国际工作语言环境接轨,为重点工作实验站日后举办国际会议和开展外事磋商合作奠定基础。

(第三批实践锻炼干部、中国农科院国际合作局徐佳兴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