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栏文章» 干部锻炼» 落实“三个面向”指示精神 推动创新工程全面提升

落实“三个面向”指示精神 推动创新工程全面提升

文章来源: | 作者:  点击数: 次 | 发布时间:2020-01-10 | 【 字体:    

  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草原研究所以“三个面向”要求为总指导、总遵循,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促进了研究所创新能力提升、创新活力增强和创新效率提高,在完善制度建设、引进培养人才、推动平台建设、加强经费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前,科技创新工程已进入全面推进期中期,但通过开展系统考评,发现研究所的创新工程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人才队伍分布不均,研究所成果转化能力薄弱等。

  科技创新工程是我院的一号工程,如何将“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具体落实到创新方向和任务上,扎实推进创新工程取得更大成效,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的重要使命。为此,结合研究所科技创新实施情况和考核结果,我对草原研究所科技创新工程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思考,现汇报如下:

  一、草原研究所基本情况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成立于1963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国家级的草原科学公益性科研机构。主要从事草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饲草生产与高效利用、草地病虫鼠害防控、草原灾害监测预警、草原生态、草地机械、草原宏观管理政策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示范推广和转化、技术咨询服务等工作。

  研究所在职职工共147人,其中科技人员116人,在科技人员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2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39人。其中包括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家牧草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综合实验站站长1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特殊支持人才1人。

  在平台设施方面,草原研究所拥有农业部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牧草改良中心(建设中)1个,农业部草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1个,中国农业科学院草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中心1个,中俄草地生态与可持续利用联合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中国农业科学院院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6个,农业部草原机械装备试验站1个,国家多年生牧草种质资源中期库1个,国家多年生牧草种质资源圃1个。研究所是中国草学会草业经济与政策专业委员会、中国草学会牧草遗传资源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并主办国内知名学术期刊《中国草地学报》。

  建所以来,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公益性行业专项、重大国际合作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地区)各类研究项目6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5亿元。共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0余项,获得专利170余项,发表论文2100余篇,出版著作220余部;培育牧草新品种30余个。2017年共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均突破历史新高。以第一完成单位共发表论文82篇;出版著作21部;获得专利64项,包括发明专利5项,培育新品种2个。

  在国际合作方面,草原研究所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蒙古等20个国家30余家科研机构与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国际科技合作关系,先后承担欧盟地平线2020、澳大利亚ACIAR、英国ESPA、日本JICAS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0余项,累计经费1000余万元。

  二、草原研究所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情况

  (一)科技创新团队设置和经费情况

  围绕学科建设和重点任务,草原研究所共设置了5个科技创新团队,分别是:草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牧草栽培加工与利用团队、牧草病虫害灾变机理及防控团队、草原非生物灾害防灾减灾团队和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团队。每个团队聚焦2-3个研究方向。学科设置上涉及畜牧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和农业机械化工程3个学科集群,草业科学、农业生态学和农业机械化工程3个学科领域,牧草种质资源、牧草遗传育种、牧草栽培与生产、牧草加工、草地灾害防控、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天然草原生态、放牧型人工草地生态和草地机械装备9个重点研究方向。

  表1草原所创新工程团队设置、研究方向及研究选题表

  

  实施创新工程以来,研究所累计获得经费支持4774万元,其中2015年1530万元,2016年1035万元,2017年1087万元,2018年1122万元(包括团队经费1038万元,人才经费84万元,另有协同创新经费37.4万元)。

  (二)科技创新团队概况

  草原研究所共有100人进入创新工程团队,其中科研岗位80人(固定人员71人,流动人员9人),占研究所科研人员61.2 %,其中首席5人,副首席3人,首席助理6人,科研骨干40人(固定人员34人),科研助理40人(固定人员37人)。

  1. 牧草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

  (1)团队的定位与使命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重点解决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丢失、安全保存技术缺乏、精准鉴定薄弱、品种短缺、良种覆盖率低、良种繁育落后等问题,提升优异草种质和基因发掘、种质创新及新品种培育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加速牧草新品种培育和种业工程研究,突破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设计育种等现代草种业关键技术。

  (2)主要研究重点

  草种质资源收集繁殖鉴定与安全保存;苜蓿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种质创新及育种羊草;全基因组测序等组学研究、种质创新及育种;燕麦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基因挖掘及育种;青贮玉米新品种培育研究;扁蓿豆分子标记引物开发与异交率测定;披碱草属种质资源形态学、细胞学鉴定和抗逆性评价;蒙古冰草基因挖掘无芒雀麦等其他草种的新品系、新品种培育

  (3)实施创新工程以来的代表性成果

  通过实施创新工程,牧草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自主培育抗逆、高产牧草新品种7个,新增种质资源749份,保存种质16000余份,基本涵盖了我国北方不同生态区。评价鉴定羊草种质资源535份,居同期国内高校、研究所之首。分发利用200余份,是我国牧草种质资源分发利用的主要平台之一。克隆、鉴定并向GenBank提交蒙古冰草抗寒、抗旱基因10个;在草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和基因挖掘方面取得了科学突破和技术突破。

  2.牧草栽培与加工利用团队

  (1)团队定位与使命

  针对我国牧草产业生产中草产品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从草产品栽培、收获和加工等环节进行攻关,围绕“提高我国牧草优质率、商品率以及牧草机械国产率”三个方面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立足于不同生态区的实际,重点抓好现有主导品种和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的研发,建立适合不同生态条件下主导苜蓿品种高产、优质、抗逆、节水的栽培技术体系。以促青贮发酵优质乳酸菌的筛选为目标,建立乳酸菌菌种资源库,通过揭示优质菌株的促发酵作用机理,为不同牧草青贮时添加剂的选择与施用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建立、健全草地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研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适用的新型机械,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和我国草地机械化水平。团队将发挥在牧草收获机械化技术和草地保护性耕作机械技术两学科的优势,建立国内一流的农业机械创新研发基地。

  (2)主要研究重点

  构建苜蓿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构建燕麦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乳酸菌资源收集及草保全加工技术体系;草产品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建立苜蓿秋眠性评价图谱

  (3)实施创新工程以来的代表性成果

  团队主要参加获得甘肃省科技情报学会技术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22篇,其中SCI论文5篇,出版著作5部,获得专利42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外观设计10项,育成品种1个,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制定行业标准1项,获得农机新产品2个,参与协同创新2项。

  3. 牧草病虫害灾变机理与防控团队

  (1)团队定位与使命

  主要从事原生性草地重大病、虫害成灾与控制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和解决草地有害生物的灾害形成机理,包括群体动力学、生态防御机制以及分子遗传基础研究。跻身于全国草地保护团队较强阵营,重要标志是获得一批重要成果,成功解决1-2个生产重大问题。

  (2)主要研究重点

  开展牧草病虫鼠害动态监测;牧草病虫灾变机理研究;天敌控害机理研究;草地害虫绿色防控技术集成

  (3)实施创新工程以来的代表性成果

  2016年以来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发表论文38篇,其中SCI 论文10篇、院选中文核心期刊4篇、其他中文核心期刊22篇;出版著作12部;授权专利36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我国北方草地害虫及毒害草生物防控技术推广与应用”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和中国植保学会二等奖。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毒害杂草,防效明显。“重大草地害虫生物防治新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发了优势天敌规模扩繁技术和草地螟性诱剂等生防产品,在内蒙古、河北、宁夏、甘肃推广示范,取得显著效益。

  4.草原非生物灾害防灾减灾团队

  (1)团队定位与使命

  以满足国家生态建设与灾害应急管理重大需求为使命,立足我国北方草原,将草原重大非生物灾害防灾减灾和草原变迁及驱动机制等作为主攻目标,以重大草原非生物灾害为研究对象,进行草原雪灾、旱灾、火灾监测、预警、灾情评估及应急救助等研究,提出草原非生物灾害应急管理技术体系,解决灾害监测评估和应急管理关键技术,构建和研发数据库和决策平台,实现我国非生物灾害灾前、灾中、灾后一体化管理,全面提高我国草原非生物灾害监测评估和应急管理水平。以北方天然草原动态变迁为研究目标,从草原景观变迁、物种多样性变化、牧草产量质量变化及环境质量等不同层面进行定量评价,揭示草原历史变化及驱动机制,为农牧业相关决策及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2)主要研究重点

  草原旱灾监测评估研究;草原雪灾监测评估研究;重大火灾监测评估研究;基于牧户尺度的灾害脆弱性评价;基于树木年轮的气候重建研究;草地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3)实施创新工程以来的代表性成果

  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研发草原非生物灾害数据库及决策系统1套,获得实用技术5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4项,获得评价成果2项,出版专著13部,发表研究论文29篇,其中SCI论文3篇,拟定草原火险预警标准1项。

  5.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团队

  (1)团队定位与使命

  研究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规律及适应策略,揭示草原退化的机理,探索和提出以退化草原恢复为主的“适应性生态管理”的框架、模式及技术途径,提升草原管理政策和技术的效率与效益。

  (2)主要研究重点

  ①草地放牧生态学方面,一是基于针茅属植物系统发育阐明了中国草原演化历史,重建中国针茅属植物的进化历史。二是阐明过度放牧下植物表型矮小化的形态特征与生理响应机制。三是揭示植物母体效应作用下光合生理可塑性与表型可塑性的关联。四是阐明土壤理化因子与微生物对放牧响应的时间尺度依赖性。五是解析气候变化与放牧共同作用下草地植被-家畜响应规律。

  ②退化草地修复理论与技术研发

  ③牧区适应性管理研究

  (3)实施创新工程以来的代表性成果

  以第一作者/通迅作者发表的论文62篇(SCI论文22篇,其中包括发表1篇中科院JCR一区/IF6.371高水平SCI论文),获得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出版著作13部;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参加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自主育成抗寒耐旱优质豆科饲草新品种10个,高产专用青贮玉米新品种3个,增产15%以上,种植成本降低30%-40%;筛选出抗寒耐旱抗虫优质饲草新品系22个,性状优异材料60份。构建饲草种质资源库和中国苜蓿核心种质库;利用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创制饲草新种质139份。集成苜蓿种子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种子产量提高50%以上。创建北方半干旱区优质饲草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系统开展优质饲草旱作栽培技术研究,研发出苜蓿 “干埋集雨”播种、“一炮轰”施肥、苜蓿冻害防御系列关键管理技术、青贮玉米和苜蓿不饱和灌溉水肥耦合技术等。研制出适合半干旱区中小规模饲草生产的高效低损经济型系列收获机械。研发出玉米青贮专用微生物接种剂及优质草产品加工调制技术。研发出3种玉米青贮专用微生物接种剂,集成青贮接种剂制备及优质草产品加工技术,有效解决青贮玉米二次发酵的问题。建立苜蓿半干青贮技术体系。集成示范和应用优质饲草生产关键技术,区域草牧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三、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的作用和成效

  (一)研究所综合实力得到整体提升

  科技创新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其它的科研项目(课题)有明显的区别。一般的项目(课题)以科技创新研究为主,在机制体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长远布局,而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不仅使研究所在科技创新层面新有了显著进展,同时在机制体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各个层面得到整体提升。

  (二)研究方向更加聚焦,确保成果持续产出

  单一项目(课题)研究,其研究内容往往缺乏连贯性和完整性,容易造成重复和经费浪费,也由于没有稳定的经费支持,往往使一些研究基础好,很有发展前景的研究不得不搁置,导致研究人员的研究杂乱零散。创新工程研究非常注重顶层设计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每一个团队成员的科学研究都不是单一的、零散的,而是研究所和团队整体目标有机组成。目前各团队成员的研究内容基本与团队研究方向保持一致,研究目标更加明确,研究内容更加聚焦,研究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系统性。

  创新工程稳定且持续的经费支持,使研究人员从不断写本子跑项目搞验收等诸多工作中解放出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科学研究,更加集中精力强化顶层设计,争取大项目、出大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研究所各项工作持续发展。

  (三)优化整合团队优势,发挥协同创新效用

  创新团队建设包括不同层次的内容,比如,要获得一项重要奖励成果,亦或发表一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不仅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实验设计,而且要有长期的野外试验平台的支撑、需大量野外观测人员和大量的室内数据分析工作,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团队优化整合,更需要成员之间的良好合作,凭借个人的力量很难使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只有联合攻关与协作,才能使研究水平整体提升,才能实现重大突破。

  实施创新工程,打破团队之间的界限,强化了学科融合与协同创新,如在羊草基础研究和利用、放牧型人工草地、草原退化机理和修复治理、半干旱区优质饲草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集结了多个团队的力量和积累,并取得重大科学技术突破,如羊草研究集中了全所各方之力,从收集资源开始,到基因测序、抗体组研发,再到选育出表现优异的种质材料(品系),研究达到了全国领先、世界先进的水平,在半干旱区优质饲草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集中整合了3个团队的力量,获得了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

  (四)成果导向强化提质增效评价管理

  在创新工程绩效评价时,根据试点期评价存在的相关问题(如非研究所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科技产出对促进研究所快速持续发展贡献不够大),研究所高度重视,提出坚持目标和成果导向并重,对重点工作全程管控,在研究所评价团队时,激励科研趋势更加利于研究所发展、更加利于提升研究所影响力,效果明显。

  四、科技创新工程现有问题和发展建议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研究所在创新工程的推动下,科研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面向”重要指示上还存有较大的差距,“三不两没有”的问题仍然存在。研究所发展存有谋划不远、思路模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系统规划研究所未来发展思路,甚至不十分了解国内外同行的发展现状,存在走一步看一步的问题。创新工程评价机制尚未完全发挥激励约束作用,高端顶尖人才仍然缺乏,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平台支撑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具体表现在:1、研究所和团队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需要进一步聚焦,研究方向大而散有待切实解决。2、缺乏成果尤其是重大成果凝练。3、人才培育引进工作需要加强,解决人才总体偏少,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4、团队学科建设与院学科体系需要加强一致协调,有必要进一步凝练方向,集中一点在全国确定地位,为冲击世界一流奠定基础。5、经费使用分散,存在不合理配置,要切实研究创新工程经费的分配和适用,保障合理合规及时执行经费进度。6、外聘首席对本团队情况了解的不够深入细致,对团队带动效用不强。7、新品种、实用技术等科技成果转化不足,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未来发展建议

  按照唐华俊院长在绩效年检查讲话精神和张合成书记来所调研讲话精神要求,为实现“三个面向”、“两个一流”和“一个整体跃升”的总目标,研究所应进一步明确定位,聚焦重点任务,以重大产出和转化成果为目标导向,扶持、鼓励科研人员加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成果的培育、产出,凸显研究所在草业学科的国内引领作用。

  1. 强化顶层设计

  通过全面系统深入学习,整体提升全所干部职工对中央关于加快推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认知水平,围绕“三个面向”“两个一流”目标展开研讨,组织创新团队系统梳理本学科和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现状、问题,研判本学科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明确重要的热点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把握重大产业瓶颈问题,摸清世界一流的对标单位和团队,提出发展思路、重点领域和创新路径。

  结合研究所实际,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统筹规划2019年-2029年研究所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创新工程发展路线图,明确未来3年、5年、10年科技创新能力、人才团队、学科建设、发展目标及重大需求,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战略做好支撑。

  2. 优化学科体系

  对照我院新发布的2018版学科简表,各创新团队分别梳理当前重点研究方向,明确团队研究实力在国内外层次水平,对标国内外领跑单位,摸清竞争优势和差距不足。根据研究所发展规划,结合团队自身比较优势,找准定位,突出重点,贯彻“三个面向”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完善学科布局,凝练研究方向(每个团队不超过3个);形成聚焦“三个面向”、符合研究所国家队地位、草原科研特色的学科体系方案,明确研究所创新重点和发展路线图,实现错位发展。

  调整团队设置和人员结构,明确任务指标,制定产出计划,落实岗位责任,确保“能进能出”,促进团队全面平衡发展。全面执行研究计划,推动科研创新提升,确保各团队成果产出见成效,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大幅跃升。

  3. 创新机制体制

  以“三个面向”为总方向、总目标、总任务、总抓手,制定并落实科技绩效分类评价、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重大任务协同创新等相关机制,营造公平、和谐、高效的创新和发展环境。修改完善团队评价体系,建立完善创新工程评价激励机制,形成鼓励创新、激励产出、营造氛围、提高影响的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

  大力开展协同创新,鼓励不同创新团队、不同学科间在重大项目申报、重大成果凝练和申报、重大平台共享等方面的协同合作;鼓励与院内其他研究所同领域方向创新团队之间的协同合作;主动作为,设计重大协同创新任务,吸引国内外优势团队,组建协同创新联盟,形成与知名团队专家紧密合作的研究氛围。

  在平台建设方面,要切实做好规划,继续加大力度落实基本建设、修购项目,改善平台条件,配齐配足人员,提升平台能力,努力为早日建成国家级野外台站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物质和能力支撑。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谋划申报国家级平台;加强与国内外同领域重大科技平台的交流、合作、共享。

  4. 加强人才培养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认真贯彻落实院人才工作推进会精神,统筹各类资源渠道,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和健全政策保障,加大引进和培养领军型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中青年英才的力度,着力打造一批青年领军科技人才。加强“放管服”建设,将科研人员从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学术研究。

  根据创新工程团队发展、学科建设的需要,全面优化和建设一支业务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结构合理、凝聚力强的一流人才队伍。贯彻落实有效的团队人员考核机制,进一步落实创新工程团队、首席、成员可进可出、可上可下的流动机制。严格落实首席岗位责任,开展竞争上岗,强化首席对人才队伍的培养作用;多渠道推举优秀的青年人才,选拔相关领域的青年科研骨干作为学科带头人和后备接班人,协助团队首席落实研究任务;建设人才梯队,对有潜力、有能力的年轻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瞄准未来研究重点和核心关键领域进行攻关;完善创新人才柔性引进政策,在研究力量较为薄弱的学科领域,采取柔性引进等办法,积极引进所外高端人才来所工作。

  

  (第六批实践锻炼干部、中国农科院国际合作局张爽供稿)